摘要:第一篇:认知 一、意义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所谓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

第一篇:认知
 
一、意义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所谓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
 
二、法则
存储即所有 
区块链世界里,个体所有的资产以区块的方式存储在分布式的服务器上,理论上讲,这些资产的归属权属于个人,所以,存储介质和方式的变化,让资产的所有权交付给了个体,这是一个令人心动的变化。
 
数据即资产
区块链作为一种价值网络,链上的数据都将因为需求的存在,而被定义为资产,即需求即价值。
 
行为即挖矿
每个人的行为,都将被切碎为一个个挖矿的动作,给社区贡献能量。人的行为本身就是能量的一种释放,就像呼吸,本质上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能量转换,类似的社会行为都可能因为区块链和硬件的结合,而成为可测量的能量转化过程,源源不断的给社区生态提供能源,一如当下的挖矿行为就是在帮助区块链记账,支撑起了区块链生态的繁衍。
 
代币即奖励
在区块链世界里,但凡你的资产或行为有创造或流通,它都将以cryptocurrency的形式奖励到你的数字钱包里,这种奖励机制的碎片化和无缝细化,给了价值社会以最充分的想象,这才是区块链高潮迭起的根本原因。
 
通证即信用
一个token代表了一个信用值,它是有价格的信用凭证,自由流通。token作为一个技术名词,的确迷惑了太多局外人,再加上技术传播者在遣词造句上的黔驴技穷,使得一个简单的词汇把本就复杂的区块链世界缠绕的更加迷惘。token是一种权益证明,上面写明了主体的责权及其资产归属,比如你的身份证、景区门票、发票、股权等,都是一种你在某个垂直场景中的信用记录。
 
代码即合约
在区块链上,代码取代文本,成为合约的新呈现形式,甚至还自动执行,这是区块链码农的一次卓越贡献。而随着代码即合约的“肆虐”,结合未来的人工智能,或许未来区块链世界的主导者可能会变为智人,而代码将成为“遥控”社区的准绳。
 
节点即渠道
未来,每个硬件都将因为芯片和算法的双植入,而成为数据的采集点和流通点,即渠道充分碎片化。
 
 社区即组织
区块链也在重新定义组织边界,你在什么社区,将决定你的组织身份。
 
共识即法律
规范社区成员行为的是大家妥协而成的共识,认可即生效,反对即出局,拥护即奖励,违反即惩罚。
“区块链”熟悉却又陌生的词语!-区块读刊
 
三、进化方式及分类
 
▪ 区块链1.0——数字货币
▪ 区块链2.0——数字资产与智能合约
▪ 区块链3.0——DAO、DAC(区块链自洽组织、区块链自洽公司)–>区块链大社会(科学,医疗,教育etc,区块链+人工智能)。
公有区块链(PublicBlockChains)
公有区块链是指:世界上任何个体或者团体都可以发送交易,且交易能够获得该区块链的有效确认,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共识过程。公有区块链是最早的区块链,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区块链,各大bitcoins系列的虚拟数字货币均基于公有区块链,世界上有且仅有一条该币种对应的区块链。
 
联合(行业)区块链(ConsortiumBlockChains)
行业区块链:由某个群体内部指定多个预选的节点为记账人,每个块的生成由所有的预选节点共同决定(预选节点参与共识过程),其他接入节点可以参与交易,但不过问记账过程(本质上还是托管记账,只是变成分布式记账,预选节点的多少,如何决定每个块的记账者成为该区块链的主要风险点),其他任何人可以通过该区块链开放的API进行限定查询。
 
私有区块链(privateBlockChains)
私有区块链:仅仅使用区块链的总账技术进行记账,可以是一个公司,也可以是个人,独享该区块链的写入权限,本链与其他的分布式存储方案没有太大区别。目前(Dec2015)保守的巨头(传统金融)都是想实验尝试私有区块链,而公链的应用例如bitcoin已经工业化,私链的应用产品还在摸索当中。
“区块链”熟悉却又陌生的词语!-区块读刊
四、特征
 
去中心化
由于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存储,不存在中心化的硬件或管理机构,任意节点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均等的,系统中的数据块由整个系统中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来共同维护。
 
得益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征,比特币也拥有去中心化的特征,在火币联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新浪科技发布的《2014—2016全球比特币发展研究报告》中就有详细报告。
 
开放性
系统是开放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区块链的数据对所有人公开,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公开的接口查询区块链数据和开发相关应用,因此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
 
自治性
区块链采用基于协商一致的规范和协议(比如一套公开透明的算法)使得整个系统中的所有节点能够在去信任的环境自由安全的交换数据,使得对“人”的信任改成了对机器的信任,任何人为的干预不起作用。
 
信息不可篡改
一旦信息经过验证并添加至区块链,就会永久的存储起来,除非能够同时控制住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否则单个节点上对数据库的修改是无效的,因此区块链的数据稳定性和可靠性极高。
 
匿名性
由于节点之间的交换遵循固定的算法,其数据交互是无需信任的(区块链中的程序规则会自行判断活动是否有效),因此交易对手无须通过公开身份的方式让对方自己产生信任,对信用的累积非常有帮助。
 
潮水自会来去,但心志得坚若磐石。即便成不了那根定海神针,也至少不是那随意被拍上岸的野鬼游魂。

来源:胖子区块链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